第(3/3)页 几十年过去,姜妩已经垂垂老矣,鬓发斑白,但仍然精神抖擞,行动之间与当年那个倔强而执着的女孩子一模一样。 这一天,她受邀参加采访。 问了几个专业相关的问题之后,终于有一个记者抢到机会,问道:“请问您为什么一生未婚?” 姜妩笑了一下,神色很温和,语气淡得不像话。 她说:“你看,又是这样的问题。” 记者意识到自己问出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,脸“唰”一下红了。 姜妩站在大礼堂的中心讲台上,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,每一个扬起的脸上,都或多或少地带着几分探究的神色。 她调试了一下话筒,开口: “大家今天聚在这里,本该问一些严肃的、有意义的问题,不过我也早就想到你们会对我的私事更感兴趣。事实上,这么多年来,有很多人这样问我。他们有的是我的亲人,有的是我的朋友,还有我的导师,和半生不熟的邻居。你们看,大家都对一个女性的私事如此关注,尤其是婚姻方面的问题。 自古以来,女性总被劝导回归家庭,大家发现了吗?有很多赞美女性的词,比如贤惠、贤内助、贤良淑德,一般指的都是女性在家庭生活当中的美好品质,每个词都在强调和灌输一种女性的家庭身份,或者我们可以称为附庸身份。 在我高中时,女性理科思维弱、女性更感性、女性不该学习理工科……这样的声音频频出现,可是并没有一种科学的论断证明这些。相反,女性从小到大都表现得相对更出色,从统计数据来看,女性的本科率远高于男性,而研究生率却陡然下降——是因为女性没有搞研究的能力吗?不是。 是因为本科毕业后,女性到了所谓的适婚年龄,人们都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劝她,让她们不得不离开学校,淡出工作。 我不得不说,女性角色的缺失,是科学研究一大损失。” “……最后,我想送给所有女孩子一段话: 祝你们的脚步踏遍人类智识的所有角落,在结构性限制与压迫彻底消除之前,不要轻易相信天赋的倒果为因。祝你们在男性霸占的领域夺回自己应有的成就。 祝你们无论在大众文化中,还是亲密关系里,不被物化、矮化、附庸化、宠物化,能够得到真正平等的爱与尊重。当然,如果你们不需要的话,也祝你们可以摆脱爱情的桎梏,得到更广阔的自由。” 第(3/3)页